及时家装资讯网

当前位置:主页 >> 装修案例

弹指新房装修转场CR450冲高背后故事丨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0日    点击:[4]人次

原创 铁科院 2024-04-16 17:42 北京

CR450冲高背后故事

3月30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揭晓结果,铁科作品《CR450动车组研制取得阶段性成果 新技术部件在列车高于时速400公里运行条件下的性能验证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榜上有名。

2023年6月,CR450动车组研制的科学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其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探索追求和奋力拼搏。在国铁集团统一部署下,铁科院集团公司集结所属单位和部门各专业技术骨干500余人,统一行动,密切协作,在高温湿热环境中的连续奋战,形成一幅幅践行科学家精神的生动画面。

地面测试脚踏实地

海上交会、隧道穿行……在CR450科学试验中,还有一支“面朝轨道背朝天”的地面测试团队。铁科院集团公司铁建所作为地面基础设施的依托单位,组织轨道、桥梁、隧道、路基等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和测试人员参与了现场测试。

为了保障试验顺利开展,在路基专业方面,铁建所岩土事业部组建了由5名科研人员和6名测试人员组成的项目团队,于2023年5月7日即奔赴福厦高铁现场,进行地面测点的前期埋设和安装。

采集数据的“老宅子”

本次传感器数量较多,共计6种类型,50个传感器,现场的用电量和数据量较大,传统蓄电池+4G网卡的传输方式无法满足本次试验需求。因此,原计划在线路旁树林里搭建简易棚的朱丙龙、李泰灃、王瑞鹏3位博士,将目光投向了附近一排极具当地特色的福建民居。

3位博士做好了挨家挨户求助的心理准备,然而刚敲到第二家门口,就有了惊喜的收获。房主是一位老奶奶,房子为她家祖宅,已有百余年历史。随着新农村生活的蒸蒸日上,家人在附近又盖了新房,老宅目前处于半闲置状态。木质结构的房门上,虽略显斑驳,但仍鲜明可见四个大字“光宗耀祖”。老奶奶感慨地说道,老宅里充满了往事回忆,她的儿子、女儿、孙女、外孙,均在此长大,并考上了重点大学。

家门口修建高铁,她也在日日关注,她说“托党和国家的福,让我们有了这么先进的高铁线路,我的孙子和孙女可以每周末回来看我了”。得知3位博士是为福厦高铁做试验而来,她不仅立刻答应租间房给他们放测试设备,更欣然表示,这期间整栋老宅子都可以供他们使用,存放一些采集设备和传感器。正是因为有了这所“老宅子”,为数据采集提供了有力条件,有效保证了试验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驻守乡间2个月

老宅距离K691+100大约200米,是本次数据采集极佳的一个数据汇交站点。项目团队以此为据点,在福建莆田灵川镇的桥头村开始了长达近2个月的测试工作。

正式测试前的两周,每日清晨,他们都会跨过乡间田垄的那条小道,顶着烈日在现场进行传感器埋设工作,每埋设一个传感器就需要即刻将传感器的采集线厘清,并将接头与采集仪相连进行调试,有效保障了本次试验的顺利开展。

最难的还有野外作业中绕不开的蚊虫和过敏,以及当地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突遭暴雨时,他们手持雨伞、身披雨衣奔走在作业里程段,利用小雨的间隙来钻孔埋设检测仪。刘杰研究员、李宜霖助研员开展工作的三维激光雷达扫描,不能将人员录入镜头,伴随着镜头的不断旋转,其他工作人员赶紧躲在镜头盲区,同时利用雨衣为设备遮雨,避免雨水滴入镜头,确保扫描顺利进行。

其间,路基项目团队还遇到过大型钻孔设备进场、钻孔到指定深度、定向倾斜钻孔等诸多困难,凭借众人的智慧和当地村民的热心相助,得以一一化解,有效保证了传感器埋设的精度和测试效果。

心怀热爱奔赴“山海”

当试验成功的胜利消息传来时,他们已经完成收尾工作,整理好行囊就地奔赴康定、兰州等地,一如他们当时刚结束印尼雅万高铁的地面测试工作,来不及休整就即刻转场至福厦高铁综合试验。

弹指一挥间,福厦综合试验的高亢激昂已过去接近一年,铁建所岩土事业部路基测试组的组员们,风雨兼程地奋战在更多科研一线,历经广汕、昌景黄、龙龙等高铁线路的测试工作,不怕苦不怕累,为我国铁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高速条件下通号所车地通信功能和性能试验、环保所车辆—环境噪声试验、标准所机车车辆振动模态试验……讲不完的背后故事,看不够的奋斗身影,一幅幅画面,交织成科学家精神的生动践行。

他们,是创新的先锋,面对复杂的地质环境和多变的气候条件,勇于挑战,敢于创新,不断尝试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探索新的能力。

他们,是科研的勇士,利用科研装置和检测设备,以精益求精的态度,经过一次次测量,一次次试验,持续推进铁路科技自立自强。

向着春天出发

始终保持热爱

奔赴下一场“山海”

斗志昂扬 砥砺奋进

为铁路高质量发展

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素材来源:铁建所

图片:铁道科技影视中心

编辑:邓彩屏 刘家豪

戏剧之家杂志社

大众文摘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社

城市周刊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