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新房装修效果百城提质让古都偃师再次华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0日 点击:[4]人次
金秋十月的偃师,一座座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敞明亮的街道干净整洁,不断穿行的洒水车、璀璨的路灯、有序的车流等,无一不在显示着这座有着“七朝古都”美誉的城市“颜值”的巨变……
去年以来,偃师市抓住全省首批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试点的重大机遇,以五期总规、33项专项规划为引领,谋划了19个专项168个项目,计划投资187.32亿元,开展了一场以“城市改造”为载体的大会战,偃师的城市建设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春天。
立面改造,提升城市“颜值”
原来的偃师西入口“偃化口”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建筑杂乱无章,立面破旧、乱搭乱建,不仅影响了城市形象,还存在安全隐患。
以前的偃化口
如今的偃化口
随着百城提质建设工程立面改造的有序推进,以偃化口为代表,商都路两侧的立面统一造型、统一着色,统一增加装饰柱和挑檐,沿街店面招牌统一古色古香装修,既提升“颜值”又惠民,既解决了该路段临街建筑物老旧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还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成为古老城市一道新的风景线。
以前的中医院
如今的中医院
游园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感
城市发展要以人为本,近年来,偃师市在城区主街道推动拆墙透绿工程,通过拆墙和通路打造出更多的“袖珍广场”和家门口的游园,实现了开窗见绿,出门见园。
以前的华夏广场
如今的华夏广场
特别是今年以来,先后新建扩建了华夏广场、商都文化广场、体育公园、康体广场等20多个游园广场,形成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绿地体系。
疏通背街小巷,提升群众获得感
小街巷连着大民生。在人们眼中,每一条背街小巷都关系着家庭的幸福。为了改变背街小巷的落后陈旧,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实事,在“五项治理”活动中,偃师对城区54条背街小巷进行提升改造和安装路灯“点亮”行动,目前兴隆街、花园路等11条背街小巷已经完成改造,沿线灯亮了,绿多了,景美了,路平了,百姓的心也通了,市民笑颜更舒展了。
另外,为凸显城市人文情怀,方便乘客候车,偃师市还提升改造了80座唐韵风格的公交站亭,在城区新规划建设公厕36座,改造提升12座,开放沿街单位70座,极大地方便市民生活,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
城市书屋,提升家园文化品位
10月初,民主路木材公司和华夏路东段游园内两座崭新的城市书屋再次引人注目,人们在茶余饭后,走进富有浓郁书香的书屋中,读书、看报,在家门口享受一份与书为伴的好时光。
据介绍,百城提质工作开展以来,偃师在市区不同区域建设的城市书屋已经达到4座,阅读面积均为280平方米,投入配套图书20000多册。这项惠民工程有效解决读者24小时借阅图书的要求,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需求。
春风化雨,将文明根系深植于城市发展
春风化雨,将文明根系深植于城市发展。涵养文明是城市建设的根本。偃师将党的十九大等时代精神融入提质工程,集中打造了华夏路铁艺造型、商都路仿古宣传橱窗,槐新路、新新路灯杆造型等宣传环形走廊,以及连霍高速引线等城市主干道9条,安装灯杆公益广告40余公里,安装各类版面4000多块;设立“好人广场”,20名“最美偃师人”弘扬正能量; 持续开展“六个文明”建设,评选出15类180余名“最美系列”人物,4人入选2017年度洛阳市“身边好人”。
建设20多个家风家训展示馆,春风化雨培育乡风文明。成立社会志愿组织161个,注册志愿者74000余人,今年以来开展志愿活动1000余次、参加10万人次。岳滩镇岳滩村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河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村。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提质,让家园更宜居。百城提质工作开展以来,偃师这座沉淀着悠久历史、流淌着现代气息的城市,正浸染着温润情怀,升腾着勃勃生机,这座经时间沉淀的千年古城,正再次华丽绽放,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初编:锋利
二审:杉杉
终审: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