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峰县全新房装修勠力同心再下一城横峰街道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0日 点击:[4]人次
距石埭村签约成功后仅3天,11月21日,横峰街道上洋林村工作组也传来好消息。截至晚上6点,上洋林村共286户村民签约,签约率达95.6%。这是横峰街道今年第七个完成签约的村,也标志着该街道第二轮全域改造进度已过半。
上洋林村是横峰街道第二轮全域改造的8个村之一,由于该村紧靠锦峰路,地理位置较好,村里一间房屋每年都有十几万房租收入,故而村民心理一时落差较大,普遍存在签约观望思想。
签约启动后 ,工作组全体人员积极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夜以继日地做好政策解释、思想动员工作,不仅为村民们算城市蝶变的大账,更为他们算好经济账、幸福账、发展账,以此赢得了民心、推进了工作。
为让村民少等待,工作组合理安排时间,早上班、晚下班、中午不休息。“大家坚持随到随签约,每天坚持签约到最后一户。自签约开始,最早回家是凌晨1点,最晚回家是凌晨3点多。”上洋林工作组组长、市人社局副局长陈文云对此事深有体会。
随着签约工作的深入,各种疑难杂症频现,解疑释惑尤为重要。三组组员殷敏连日来解答村民各类疑惑上百起,调解父母挂靠、财产析分60余起;二组组员吴国兵高烧不退,坚持边打点滴边做村民工作。一线征迁干部的动人事迹不胜枚举,使上洋林村改造项目不但有力度也有速度更有温度。
要论村里最忙、最受“欢迎”的人,则属工作组组长、横峰街道组织员童金晔。他曾经在上洋林村担任过多年的支部书记和驻村干部,备受村民信赖,对村里情况也十分熟悉。许多村民刚来签约现场,第一个找的就是他。这边已经忙的脚不着地了,那边还不断有村民喊他。“在我看来,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村民是相信我才来找我办事,我能够把他的问题解决掉,再苦再累也是快乐的。”童金晔表示,此次签约是他经历过最艰苦的一场“硬仗”,虽然不够完美,但也没有遗憾。
针对全域改造可能引起的家庭纠纷问题,工作组干部们主动担好“老娘舅”角色,认真梳理之前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积极化解存在多年的土地、房屋、邻里等矛盾纠纷200余起,为签约工作顺利推进扫清了历史障碍。
村里有一区块的房屋买卖历史遗留问题多,情况复杂,给签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难度。为做好村民工作,工作人员积极联系相关部门、村干部和村民多次进行沟通协商,在政策允许下为村民保障了利益,最后成功解决难题。
林某三兄弟因为父母老屋继承问题,长期以来存在纠纷。为此,工作人员一户户登门做思想工作,反复宣讲全域改造的必要性、一遍又一遍帮着算经济账。来回跑了十几趟后,三兄弟被工作人员感动,最终达成了协议,除去了他们多年来的一块“心病”,三兄弟也和好如初。
同样,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也离不开上洋林村党员干部的辛苦付出。签约期间,上洋林村两委干部们积极宣传、带头签约,齐心协力助推改造工作加速推进。村党支部书记林伟良带领村干部们走在前面,坚持第一批签约,并实行分组包干,日夜为群众做思想工作;村干部林建国刚花了上百万新装修的房子,此次也被列入征迁范围,他没有丝毫犹豫,第一天就爽快地在征迁协议上签了字,为村民做好榜样。
“正因为工作组全体人员和上洋林村两委班子将心比心、负责到底的服务态度,让村民一改对全域改造工作的偏见,加深对政府的信任,使得此次签约工作能够成功完成。”市政协副主席、市全域改造副指挥叶旭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