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咚家装修跑路优居客破产清算互联网装修平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6日 点击:[2]人次
本报记者 刘颂辉 特约撰稿 毛中楠 上海报道
11月26日,上海互联网装修平台优居客突发公告宣布称:“由于公司经营不善,致使财务状况严重恶化,公司股东会表决作出决议,自即日起进入解散清算程序,暂停发展新的业务。”
资料显示,优居客隶属于上海欢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欢居信息公司”),成立于2013年,在2016年2月获得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合力投资和梧桐树资本。目前在建装修项目共计4715个,已服务业主数量929574个,规模在上海互联网家装平台市场上排名前列。
而就在公告发布的第二天,启信宝显示上海欢居信息公司出现经营异常,原因是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一名与优居客合作两年多的材料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初步统计,有包括消费者、装修公司和材料商在内3000多人托管在优居客的资金不知去向,涉及金额约2.4亿元。
另据一位优居客财务部的人士透露,公司在停业之前,经营早已陷入亏损,高层试图挽救,希望通过吸引投资渡过难关,不幸的是,没能改变入不敷出的状况。“每次见到老板,都说正在拉投资,找风投,会很快解救危机,我们都相信了。”该人士说,公司停业的事情应该是创始人单独的决定,300多名员工也都蒙在鼓里。
互联网家装企业属于轻资产模式,主要重视品牌维护和客群服务。中国家居建材装饰协会秘书长胡中信认为,在危机来临前,优居客没有加强用户体验、完善供应链,而是首先希冀依靠融资来解决,已暴露出了经营问题。随着经济环境变化,投资方更加谨慎,相关企业应该更加回到产品本身,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破除盈利困局。
又一互联网家装公司陨灭
11月28日,《中国经营报》记者来到上海曹杨路272号——优居客办公楼所在地。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该幢六层高的楼房唯一的出入口大门紧闭。原先的“优居客”logo和标语被拆除清理,只留下隐约的痕迹。
附近一位商户告诉记者,两天前很多人赶过来维权,也包括原优居客的员工,由于个人财物遗留在办公室,众人情绪较为激动。
距离曹杨路272号不远的谈家渡路28号,是优居客母公司上海欢居信息公司的所在地。资料显示,上海欢居信息公司的注册地为9A区,当记者来到这里时,发现该处大门上着锁,透过玻璃门可以看到,内部的办公用品被翻得一片狼藉。据该幢楼的物业人员介绍,上海欢居信息公司在11月初搬离了大楼,尚还有费用未清算完全。
优居客的关停,引发诸多消费者的投诉。在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经侦支队,记者见到了许多前来报案的消费者。11月28日11时许,普陀分局经侦支队门前排着长队,大多数报案的内容与优居客相关。
一名消费者李辉(化名)告诉记者,他家的装修工程完成到80%左右,刚得知优居客的清算通告,施工队就撤场了,目前家中仍是杂乱不堪。在随后的走访中,记者获知,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施工进度有快有慢,但无一例外,都还没有完工,而且优居客此前承诺的返利也并未兑现。当记者即将离开经侦支队时,相关负责的警员表示,目前警方已登记受理案件。
与此同时,根据优居客发布的清算通告内容,各债权人可持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或单位营业执照原件及介绍信),前往赴旭辉浦江国际广场11层1212室进行授权登记。
当记者赶赴旭辉浦江国际广场,物业人员告诉记者,这里并没有11层1212室。据其表示,近两天还有其他人前来询问该地址,如还有疑问,可以到就近的杜行派出所进行报案。而在杜行派出所,值班民警告诉记者,目前关于优居客的案件尚不清楚,如有相关进展,一切以公告为准。
返利模式致多方受牵连
记者调查了解到,针对选择装修全程托管服务的用户,优居客推出“返利”营销模式,通过这一模式吸引到众多消费者前来。
“返利”活动即用户选择全程托管服务后,一次性将装修款交由优居客平台托管,优居客按照工程节点验收分批付给装修公司,并在两年时间分24期给业主返还装修金的12%、三年分36期返还18%不等。
11月30日,在优居客的官网上,原来首页最显眼的广告位变成了一纸停业公告,与顶端的广告语“放心装修,就上优居客”形成鲜明对比。不过,12%~18%装修返利的推文还存在“装修全程托管”的页面上。为了引人注意,“装修全程托管”的页面右侧还有一行加粗的字体,写着“本月报名享12%~18%返利”,下面有不断更新的滚动条,对最新报名的业主信息进行实时更新。
李辉告诉记者,自己预付12万余元装修费用后,优居客方面表示会按照每个月590元,共计36个月进行返还,但直到现在他也未收到过钱,而且装修的质量令人堪忧。
李辉的12万元装修款数目还不算大,据记者了解,多数消费者的装修费用达到20万、30万元,还有人刚交完钱,公司就宣布了进行清算。
南通人刘凤祥在上海浦东新区三林路附近开了一家装修公司,11月25日上午,刘凤祥的一名客户将90%的装修款打进优居客平台,然而第二天早上便得知上海欢居信息公司倒闭清算的消息。据刘凤祥介绍,上海欢居信息公司已拖欠其200多万元装修款。
中国家居家装电商专家王建国指出,返利模式本质上是一种金融手法,是企业为拉动业务量的营销噱头。融资数百万元资金却管理着数亿元的项目。其实在这一模式产生时,优居客面临的风险就已产生。一旦金融政策发生变化,或者公司出现变故,消费者也将面临窘境。
近年来,互联网家装公司以去中介化、去渠道化的特点,通过优化整合装修产业链,从众多传统装修公司中脱颖而出。伴随“互联网+”的风口,一批互联网家装平台应时而生。
齐家网副总裁俞丽萍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装修公司交付的整个过程繁杂,包括材料商、施工队、监理等各个工种的环节,参与的人越多,猫腻越多,交易链条也越长,暗中的利益成为装修行业避而不谈的问题。而互联网家装企业则整合了里面错综复杂的关系,解决用户在交付环节的最大痛点,即施工的资金安全问题。
只是,一旦某家互联网家装企业关停,与其相关的各方单位均受到牵连。
对于优居客平台的关停,也有材料商人士质疑,公司挪用消费者的装修款项导致资金运转不周。一名在优居客工作三年多的财务部人士否认了这一说法,其表示,公司缺乏实质性的核心竞争力,近月来只能通过宣传推广拉动业务量,而这部分的投入费用非常高,加之人力成本大,导致持续亏损。“但是可以保证,用户资金没有被挪用过,未曾给金融平台放贷,也没有老总转移资产的状况。”该名财务人士表示,公司具体亏损的金额等待警方的最终调查结果,暂时不方便透露。
不过,一名与优居客合作两年多的材料商告诉记者,初步统计,有600多家装修公司及材料商托管在优居客的资金不知去向,加上消费者共有3000多人利益受损,涉及金额约2.4亿元。
潮退后的融资“魔咒”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伴随着房地产企业第一梯队的万科喊出“活下去”的口号,与之关联的家装市场也受到波及。
据央视财经报道,从2015年互联网家装企业的异军突起,最高峰时曾有123家公司拿到融资,到今年上半年,全国倒闭的家装公司已超过100家。自喵咚家内部动荡出现罢工、悦装网遭遇“讨薪风波”之后,今年3月,知名互联网装修平台苹果装饰在湖北的子公司因涉嫌合同诈骗被立案,全国多地的苹果装饰及其子品牌柠檬树装饰、泥巴公社相继关停。今年5月,柠檬树装饰和泥巴公社被曝出资金链断裂,所涉门店也人去楼空。
工商资料显示,定位为一站式装修O2O服务商的优居客成立于上海,注册资金500万元。创始人吴鲁也是公司的法人代表,持有优居客34.82%的股权,而监事王宁持有52.71%的股权,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11月初,该公司还对外发布其“淘宝版”装修模式,同时作出“拒绝偷工减料,拒绝拖延工期,拒绝携装修款逃跑”的承诺。优居客高级副总裁夏春杰介绍,优居客平台相当于“淘宝平台”,资金托管服务环节中与优居客共建支付结算体系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江苏银行和兴业银行等十大银行就相当于“支付宝”,与平台合作的上海800余家优质装修公司就是“淘宝商家”。
而优居客停业其实早有预兆。记者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11月23日,上海欢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突然变更工商登记信息,吴鲁和王宁先后退出,连经营住所也发生变更。
对此,王建国置评称,优居客陨落的根本问题是产品本身的问题,在家装行业的设计、供应量、施工单位和安装单位中整合资源的能力偏弱,运营水平和效率不足。因此互联网家装企业不能只满足于信息分发功能,应该要有产品落地能力,依靠多种渠道导入客源,从家装质量和用户体验入手,深耕行业,才能破解融资难题。
(实习记者夏治斌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石英婧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