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兵装修新房子江西小伙去东北参加婚礼回来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0日 点击:[4]人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动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过去的中秋和国庆假期,这两个重要的节日向来都是人们走亲访友、团圆与庆祝的好时机。许多人会选择此时出游,尽享美景和节日氛围,或是趁着假期回家,与亲人团聚。此外,由于这两个节日相距较近并且都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很多新人会选择在此时举行婚礼,认为这是个良辰吉日,能为他们带来好运与幸福。
佳伟是个阳光的江西婺源小伙,大学时期他选择了远离家乡,到北方的沈阳求学。在那段时光里,他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最为亲近的便是来自东北大连的张兵。两人同住一个寝室,一起经历了许多大学的点滴。这个国庆假期,张兵决定与他深爱的人走进婚姻的殿堂,开始他们的新生活。
大学时期,佳伟和张兵可以说是形影不离。他们一同学习,一同娱乐,共同度过了那段无忧无虑的青春时光。因此,当张兵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消息传到佳伟耳里,他毫不犹豫地决定前往。这不仅仅是为了给曾经的宿舍老大送上最深的祝福,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重逢那些已经很久未见的东北老同学。自从大学毕业后,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忙碌,他们都已经七年未有集聚,这次再聚首,无疑是一次珍贵的时光。
张兵为自己的大日选择了10月4日,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佳伟为了这个特殊的日子,特意提前两天来到东北。他首先回到了沈阳,这座他曾经求学四年的城市。在那里,他回到了自己的大学,沉浸在那片熟悉而又充满回忆的校园。之后,佳伟跟随了几个沈阳的同学,一起前往大连,参加张兵的婚礼。当所有的老同学再度聚首,那种感觉简直像是回到了大学时代,充满了温馨和亲切。而对于初次踏足大连的佳伟来说,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让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完全明白为何那些大连的同学会选择毕业后回到这里——大连不仅气候宜人,更拥有一座干净整洁、现代与传统完美结合的城市,真的值得每个人去体验和欣赏。
张兵的婚礼选在了大连市内的一个颇为知名的婚庆广场。这座广场周边环境优雅,园区内布满了翠绿的树木和绽放的鲜花,显得庄重又不失浪漫。新郎和新娘都是土生土长的大连人,对于他们来说,在家乡的这片土地上成婚,有着难以言喻的意义。双方家庭通力合作,筹备了这场盛大的婚礼,一共摆设了20桌酒席,以容纳近200名来宾。婚礼现场的布置极为考究,灯光、花艳、装饰都展现出大连特有的海洋气息。酒宴上的摆盘则巧妙地融入了大连的地域特色,每一个菜肴都充分展示了大连丰富的海鲜和独特的烹饪手法。
佳伟在参加婚礼的过程中对大连的婚礼传统和习惯有了深入的了解。他看到了与江西不同的仪式和风格,这使他对自己的未来婚礼也产生了许多想法。回家后,他回想自己出生于93年的那个自己,思考着明年即将步入的婚礼。他不禁想象,如果江西的婚礼风俗能与东北的一样,那该多好?尽管他对大连的婚礼制度充满了好奇和赞赏,但他也“烦死了”某些与江西不同的传统和习俗。对于东北大连的独特婚礼方式,佳伟不得不发出感慨,并略带吐槽地评论。
1、婚房是男女双方共同承担的,这是大连独特的婚礼传统之一。
大连有一个深入人心的传统,那就是婚房的费用和责任是男女双方共同承担的。一般来说,男方会负责购买房子,而女方则负责后续的装修工作。这种分工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考量,更多的是基于对于角色和家庭地位的传统认知。在大连,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对较高,她们在家庭决策中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尤其是在关于家的装修和布置方面。因此,女方家庭通常会主动参与装修的整个过程,为新家注入她们的审美和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女方的父母几乎全程参与,与设计师、工人沟通,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瑕。而男方父母通常会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但在装修的实际过程中并不过多参与。张兵的新房就是这样,是由他的岳父和岳母亲自监工,亲自挑选材料和设计风格装修而成。这种模式在大连非常普遍,但在全国其他地方则相对少见,这也显示了大连独特的文化和家庭观念。
2、竟然没有彩礼钱,这真的让人惊讶。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彩礼制度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传统婚礼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东北的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大连,这种传统被另一种更为现代、平等的传统所取代。在这里,结婚时女方并不要求男方支付彩礼。这种做法与佳伟的家乡江西的婚姻习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他的家乡,彩礼不仅是男方向女方家庭表示诚意的方式,而且也是对女方价值的一种象征。而大连的这种习惯,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地方对于婚姻关系的平等看待,不再过分强调物质上的交换。
在大连的婚礼中,尽管没有彩礼这一环节,但婆婆和公公会给新娘所谓的“改口费”,这代表着新娘从此要称呼他们为“妈妈”和“爸爸”。这个红包的金额一般不超过10001元,寓意着“万里挑一”,意味着新娘在他们心中是无与伦比的。同样,女方家长也会给新郎同样的“改口费”,意味着他也成为了他们的儿子。这两份红包的金额大致相等,所以当两者相互抵消后,这笔钱实际上就转入了新人的口袋,为他们的新生活提供了一份不小的经济支持。
在大连的传统中,公公婆婆会为新娘准备所谓的“三金”礼物,通常包括金项链、金耳环和金手镯。这些礼物代表着祝福和对新娘的欣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种硬性的规定,而是根据家庭的经济实力和情况来决定的。有的家庭可能会准备更加豪华的礼物,而有的家庭则可能会选择更为简单实用的金饰。
3、大连的婚宴文化:双方家庭的合作与团结在中国的许多地区,举办婚礼是一项颇为繁琐的事情。常常女方和男方会各自单独举办婚宴,这不仅导致双方的亲友都非常疲惫,还可能因为参与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产生冲突。但在大连,这种状况已经被改变。这里的婚宴文化注重男女双方家庭的合作与团结,他们选择共同筹办一场大型的婚宴。有了双方的共同参与,很多细节和决策变得容易沟通,这也大大减少了因为选择酒店、菜单或礼仪等方面而产生的分歧和矛盾。
在婚礼现场,双方的父母和长辈都会出席,他们齐聚一堂,为了共同见证这对年轻人开始婚姻生活的幸福时刻。在大连,婚宴的一个重要文化传统是“份子钱”。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份子钱”全部归新人所有,为他们未来的生活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而那些走动、招待客人以及处理一些婚宴中的细节等琐事,仍然是由双方父母亲自负责。这种安排无疑减轻了新人的压力,让他们可以更加放心地享受自己的婚礼
此外,大连地区的婚宴还有一个独特的传统。在双方共同筹办的婚宴中,男方会特意为女方的娘家亲友预留两桌。这是对女方家庭的一种尊重和礼遇。虽然其余的酒席费用仍然由女方家庭承担,但现如今的新人和双方家庭都更加注重婚礼的真正意义,而不是纠结于这些琐碎的经济问题。这种做法反映了大连人的大气和真诚,他们更加重视家庭之间的和睦与合作,而不是物质利益的得失。
4、东北的酒席文化:注重尊重与礼仪佳伟作为一个外地人,对东北的酒席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注意到,相较于其他地方的婚宴,东北人对待婚礼有着更高的敬意。他在酒店参加酒席时发现,来宾们大都是盛装而来,每个人都穿着得体,显示出对这场重要活动的尊重。尽管桌子上摆放着高级的白酒、啤酒和其他各式饮料,但与其他地方相比,酒桌上过度饮酒的现象相对少见。这表现出东北人对待酒席的态度更为崇尚节制与礼仪。
在东北的婚礼上,有一个传统的环节就是新人敬烟和敬酒。这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环节,通常由新郎和新娘共同完成。当然,新郎的一些亲密的同学和朋友可能会玩些小把戏,例如在点烟环节故意吹灭火,以此调侃新娘。但这些都是友好、轻松的玩笑,并不会过分或者过度延长。如果玩笑拉长了时间,跟随的大知宾—通常是双方家庭中的尊长或权威人物—会及时出面,催促继续进行下一环节,确保婚礼的正常进行。
东北的婚宴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一人一份不用抢”。当新人完成敬烟和敬酒的环节后,来宾们会开始陆续离席。不同于其他地方,东北的婚宴上几乎不会出现打包菜品的现象。而新人为了表达感谢和尊重,通常会为每位来宾准备一份伴手礼。这份礼物简单而意味深长,通常是一个精美的小礼盒,里面装有几块甜蜜的糖果和一盒高品质的香烟,代表新人对宾客的感谢和祝福。
东北的婚礼文化尤为注重礼仪和传统。据传,在这里的婚礼上,很少会出现所谓的“婚闹”或“打包菜品”的行为,这些被视为对新人和双方家庭的不尊重。原因有二:首先,东北的传统和习俗强调尊重和礼仪,不允许出现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其次,由于娘家通常会派出众多亲朋好友参加婚宴,这为婚宴场地增添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威严,使得宾客们都在行为上持有约束。更为重要的是,东北地区,尤其是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这种独特的文化背景使得在婚礼上的男性宾客都十分小心,不敢有任何越轨的行为,更不敢在女性面前失礼。
在佳伟的心中,东北的婚礼习俗和文化让他深感羡慕。回想自己所在的地方,结婚需要缴纳的彩礼、购房、装修等一系列的费用让年轻人背上沉重的负担,很多时候,这些费用的来源还需要依赖父母的经济支持。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北的婚礼文化,双方家庭共同努力,共同承担,为新人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婚礼环境。这种文化的背后,隐藏着对家庭、对爱情的深沉的尊重和期望,让佳伟深深地为之动容。